• 简 | 繁
    • 登录 | 注册
      个人注册 法人注册
  •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 西工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务互动
  • 人文西工
  • 数据西工
  • 网站首页>
  • 政务互动>
  • 在线访谈
      • 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 日期:2019-11-08来源: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强调要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教化,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要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要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019年来,凯东街道党工委牢记总书记指示精神,“行党建引领之举、聚科学发展之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保障作用,推动党建工作、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为民服务深度融合。

      一、以自治为核心,“共治共享”建家园

      街道党工委围绕夯实基层基础,组织实施“五大行动”,全面推进社区党支部标准化、示范化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一)实施“头雁领航”行动。强化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考核,组织4个社区“两委”班子公开承诺年度工作目标,制定目标责任书,建立各级党组织2019年基层党建“三单”,督促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践诺、干事创业。每季度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带队开展“逐社区观摩”活动,并组织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讲经验、谈体会,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实施“五事争先”行动。深化社区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组织党员在干好本职事、完成组织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等五个方面创先进、争优秀,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强化党员积分结果运用,与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民主评议党员、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等有效结合,确保取得实效。

      (三)实施“星级创评”行动。组织开展社区党组织评星定级,细化星级创建标准,按照五个等次进行评定、动态调整。对评定为二星级以下的视情况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采取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挂点、派驻工作组、选派第一书记等方式,抓好集中整顿,促进转化提升。

      (四)实施“服务提升”行动。按照“18室一厅一站六栏”标准,加大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力度,推进社区人员、管理权限、服务事项“三个下沉”,同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按照“六有”标准,抓好党群服务站建设,推进社区组织活动场所上档升级。

      (五)实施“强筋壮骨”行动。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制定学习计划,细化培训内容,突出党的十九大、《党章》《党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等内容的学习,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理论学习取得实效。

      二、以法制为重点,“定分止争”促和谐

      (一)深化开展“四官”进社区活动。组建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服务官的“四官”服务队,大力开展“法律宣传月”活动,深化法律进社区、进广场、入民心,有效化解社区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二)建立健全法律公共服务体系。把普法教育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行为准则和自觉习惯,更好促进社区和谐,营造温馨的社区家园。

      (三)建设“综治办公室”“矛盾调解室”。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综治办公室”、“矛盾调解室”,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居民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提供阵地保障。

      三、以德治为关键,“春风化雨”淳民风

      (一)大力开展“德治”宣传。建成投用新时代“三新”大讲堂7个,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建设街道党建主题公园,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爱的党建主题活动,教育引导辖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二)开展家风家训家规系列活动。依托“主题党日”、“三新”大讲堂等,组织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和居民代表等,深入挖掘提炼家风家训家规。结合“传承好家风家训家规”活动,评选出一批“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大力传承和弘扬敬老、感恩、睦邻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党建主题公园中设置“家风家训”、“道德模范”等长廊,以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共同营造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风尚。

      (三)强化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拓宽志愿活动范围,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引导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 洛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 县(区)政府
    • 涧西区人民政府
    • 西工区人民政府
    • 老城区人民政府
    • 瀍河回族区人民政府
    • 洛龙区人民政府
    • 偃师区人民政府
    • 新安县人民政府
    • 伊川县人民政府
    • 孟津区人民政府
    • 洛宁县人民政府
    • 汝阳县人民政府
    • 栾川县人民政府
    • 宜阳县人民政府
    • 嵩县人民政府
    • 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
    • 洛阳伊滨经开区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西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电话:0379-63892829
    • 豫ICP备11017836号-1
    • 豫公网安备41030302000110号
    • 网站标识码:4103030007
    • 建议使用1366*768及以上分辨率,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