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屯路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河洛党建计划”全面强化年部署要求,突出党建引领,强化项目支撑,坚持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抓手,着力探索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一、以自治为基,筑牢基层基础
党建引领,确保自治有方向。持续开展“清洁家园”“保护碧水蓝天”学雷锋志愿活动、义务植树、“庆七一、感党恩、献爱心”慰问等活动,带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聚焦热点,确保自治有效果。突出网格党支部基层堡垒作用,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多次入户征求群众意见,成功选出了城市花园东院物业自治小组,党建引领越来越成为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推动力。关注民需,确保自治有实惠。针对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先后引进和培育社区志愿者书画院、青少年志愿者乐团等多个社会组织,书画、小提琴、儿童绘画等各类免费课程深受群众喜爱。
二、以法治为纲,强化基层保障
强化法治意识。在全区率先聘请街道法律顾问,帮助辖区协调物业纠纷,每个社区均配备1名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等。优化法治资源。街道、社区在定期入院走访重点人群的基础上,结合政法系统“四官”服务进社区活动,有效排查、化解了一批信访隐患。突出法治保障。针对平安建设、扫黑除恶、防溺水、金融防诈骗、消防等重点工作,开展各领域普法宣传40余次,累计入户1万余次,发放宣传册8000余册,开展各类平安志愿者服务112次,有效增强了居民的法治意识。
三、以德治为要,深化引领作用
建好身边的课堂。持续推进“书香汉屯”党建品牌建设,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中美贸易战、五四精神等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累计举办专家学者系列讲座30余场次,今年以来逐步将该品牌辐射范围从党员拓展到辖区群众,党员群众受教育近万人次。树好身边的典型。“七一”前夕,对街道12名优秀共产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4名优秀网格党支部书记和5名优秀党建志愿者进行表彰,特别是对社区书画院5名党建志愿者的表彰,弘扬了志愿精神,培树了新风正气。
四、以服务为本,提升群众口碑
结合中心工作、主题党日、文明创建、重点节日等活动,先后谋划、实施了一批惠民、惠企项目和活动,如:在新都汇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和群众就业“两难”问题;针对辖区部分老年人身体不便、出行困难的现状,定期上门办理老年人乘车卡;整合辖区资源,定期开展义务修鞋、义务磨刀、义务理发、修理衣服等便民服务,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汉屯路街道党工委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突出项目培育,持之以恒坚持“党建+文化”、“阵地+实事”的工作思路,努力确保党建引领有抓手、“三治并进”有载体、服务进社有项目,全面推进既有口碑、更有实惠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拓思路、强阵地,让更优质的服务提升自治引领力。加快推进中心医院网格红色“益”站邻里之家、纱南明苑邻里中心建设,围绕群众不同需求,通过搭建便民服务平台、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形成文化、医疗、便民等多元化服务系统,不断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
抓常态、树导向,让更鲜明的导向提升法治保障力。进一步学习推广“枫桥经验”,依托街道综治办公室、司法矛调、社区警务室等开展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防控、重点人员监管等工作,努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活动形式,强化普法宣传,依托道德讲堂、警民恳谈等形式,鼓励、引导群众有序参与邻里调解、敦风化俗等社区事务,增强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和行为自觉。
聚资源、重宣教,让更创新的活动提升德治感染力。紧扣群众需求,整合辖区资源,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进一步充实、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三个清单”,统筹辖区市中心医院、市文化馆、王城公园、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单位资源,开展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志愿服务项目;协调新都汇、海碧公司等非公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助困等志愿服务,推动党建、综治、城市管理等服务有效衔接,努力培育辖区内的志愿和公益精神,让党员群众在推动党建实践中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