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红山街道以河洛党建计划、“全域党建”项目和“五星支部”创建等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
建强村级组织班子。按照标准化、示范化要求,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对38个基层党组织进行星级评定,评出五星党支部6个,对评定为二星级以下的党组织视情况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整顿工作方案,细化整顿措施,跟进整顿进度,促进转化提升。实施村(社区)惠民实事项目,18个村(社区)每村确定5至10件惠民实事,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以樱桃沟村为例,为更好的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与凝聚力,樱桃沟村每月定期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每周开展党建例会,以党建统领各项工作开展。积极发展“党建+旅游”模式,打造了“中国?洛阳红山樱桃文化节”等特色系列文旅活动,前来游玩采摘的游客达40余万人次,周边采摘园、农家饭店收入实现翻番。
选优配强村级干部。开展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涉邪教问题的人员清理出村干部队伍,并及时补齐配强。为227名村(社区)干部和后备干部规范建立了档案,加强村级干部选育管理。选派8名村(社区)“两委”和后备干部到电大进行大专学历教育,选派5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参加2019年秋季培训班,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按季度开展“逐村社观摩、整街道推进”活动,找差距、补短板;实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进一步激发党员活力。依托新时代“三新”大讲堂、农家书屋、党建书柜等平台载体,开展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等宣讲活动,满足党员群众多样需求。通过“深入讲”促进“自觉学”,使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秸秆禁烧、城市清洁行动、扫黑除恶、宗教治理、“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取缔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中,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
“三治并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自治固本。有效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村(社区)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圪垱头村积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瀍涧大道、金水大道、轨道交通项目、污水管网建设等重点、难点工作,每个事项都得到妥善解决,党员群众满意度达100%。后李社区居民回迁后,通过一系列“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成功运用,社区集体经济分配方案得到全体居民的支持,进一步增强了社区“两委”班子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党员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德治润心。充分利用“三新”大讲堂等教育平台,18个村(社区)陆续开展“好婆媳”、“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强化以文化人,以德治育人的作用。后李社区以“德治”引领党员群众崇尚正能量,开展“弘扬好家教、传承好家风”系列家风家教活动4次,引导党员群众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规观念,共同打造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区。
法治为纲。开展“四官”进基层进社区警民恳谈会,通过法律宣传、参与社会治理、化解涉法涉诉案件,提高群众防诈骗意识,进一步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张岭社区以“法治”促进党群邻里和谐,成立以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为主的调解委员会,2019年以来共受理有卷宗记录的案件13起,已成功解决11起,调解有效率达到90%以上。
服务落地,基层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通过修缮村级活动场所、整合优化功能室设置等,着力提升社容社貌,打造高水平村级服务阵地,为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各类活动提供阵地保障。建立健村(社区)干部轮流值班制度,规范落实党员干部挂牌上岗制度,在计生、新农合、社保、企业电费合算等方面提供随时办、代办等便民服务长效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居民群众诉求。柿园社区整合“社区+养老”资源,成立馨怡福星柿园养老服务中心,并通过“乐心好声音、乐身好体质、乐孝好家风、乐助好邻里、乐学好作风”的“五乐”和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及巡护的“四助一护”服务,纵向延伸党建触角,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化、专业化、全方位的社区服务。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其中,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得到有效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