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登录 | 注册
      个人注册 法人注册
  •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 西工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务互动
  • 人文西工
  • 数据西工
  • 网站首页>
  • 政务互动>
  • 在线访谈
      • 西工区召开“壮丽七十年”新闻发布会

        • 日期:2019-09-18来源: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  

      问题1:西工区一直以来都是洛阳市服务业大区,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洛阳人有目共睹,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西工区的服务业发展情况?

      答:非常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来介绍一下西工区服务业发展情况。西工区一直以来都是全市的商业中心区,商家云集,客流不息,服务业发展异常红火。特别是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区深入实施“商务强区”战略,着力建设全市服务业发展引领区,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区,服务业加速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下面,我想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来具体介绍:过去的西工服务业享誉洛阳。1957年洛阳市百货大楼在西工区成立并逐渐发展壮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洛阳最早的商圈——百货楼商圈,当时周边的鸿城、工贸、西工饭庄、西工小街、影院街、笑天影院、人民影院等享誉洛阳,至今还能勾起许多老洛阳人的回忆,该区域也成为当时洛阳最繁华的地区。今天的西工服务业迅猛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区形成了以特色商业区为引领,王府井新都汇商圈、建业百货楼商圈、居然之家建材商圈、升龙广场商圈等四大商圈为支撑,商贸、金融、信息、楼宇经济等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辖区商业综合体和大型商场达23家,经营面积逾150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占全市的近五分之一,总量连续14年位居全市第一,西工特色商业区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十强”。洛阳信息科技城、洛阳信息产业孵化器等信息产业发展载体不断壮大,哈他网络、恒凯科技等一批企业成为全市标杆企业,信息类企业近500家,“四上”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9亿元。辖区拥有人民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9家,占全市一半以上;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09家,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高档商务楼宇60余栋,楼宇总面积130万平方米,楼宇的数量和品质均居城市区前列。未来的西工服务业前景无限。洛阳地铁一号和二号线在西工交汇,我们围绕这一难得的优势,正在谋划实施地铁沿线经济带,目前交汇处的丹尼斯百货中州路旗舰店已开工建设,下一步还将布局更多新型商业项目。此外,随着王城大道快速路、芳林北路打通、玻璃厂路改扩建等工程的竣工,北部产业新城、九洲池唐风步行街、西工小街改造等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王城桥北打造成全市的地标性CBD,西工区的服务业中心地位将更加巩固。


      问题2:当前,全市上下都在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西工区紧扣洛阳市发展定位,也提出了“文旅强区”发展战略,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我们是怎么做的?

      答:感谢你对西工区发展的关注,下面由我来回答你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积极融入全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深入实施“文旅强区”战略,大力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激活文旅市场潜力,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影响带动力,形成了历史文化游、都市商务游、红山生态游三大旅游版块。一是全面激活历史文化游。我区以周文化、隋唐文化和近代文化为主线,依托东周王城、应天门、九洲池、上阳宫等历史文化遗址,以及王城公园、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博物馆老馆、吴佩孚兵营等旅游景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特别是近年来谋划打造的上阳宫文化园、隋唐九洲池遗址公园等已成为洛阳旅游的新名片。下一步,我们还将围绕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西工地文旅街区、西工小街提升改造、九洲池唐风步行街等项目,继续做好文化旅游发展的文章。二是全面打造都市商务游。西工区作为洛阳市旅游集散地和重要的旅游接待区,近年来按照“文旅+商业”的模式,积极将文旅元素融入商业发展,推动文旅与商业的对接融合,全面加强旅游要素建设,集聚了王府井百货、建业凯旋广场、凯悦嘉轩酒店、洛阳酒家、全聚德、耀莱成龙院线等众多都市商务游的活力元素,高标准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展好都市商务游,引进更多更精彩的“文旅+商业”项目,努力实现“文旅让商业更具魅力,商业让文旅更显活力”的发展构想。三是全面提升红山生态游。红山樱桃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远近闻名,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近郊生态旅游示范区,以红山樱桃沟为带动,积极推动红山西部旅游开发,打造了洛阳红山樱桃文化节、花海节、美食节、啤酒音乐节及农副产品展销会等特色文旅活动,吸引河南日报、大河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仅2019年樱桃文化节期间就接待各地游客40余万人次,每逢周末农家饭店一座难求、各大采摘园游客爆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红山旅游资源的整合,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挖掘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使红山旅游“叫响洛阳、走出河南”。


      问题3:近年来洛阳的城市变化日新月异,西工区作为洛阳的中心城区,几条主干道都在同时施工,群众也都非常关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西工区的道路建设情况?

      答:感谢你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扩张,特别是由于车辆剧增,辖区的交通状况已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一些道路急需扩宽和打通。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区完成了王城大道快速路、地铁1号2号线、瀍涧大道西延长线、丽春东路等一大批市政道路征迁,征迁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有效保障了全市重点工程的建设,也锻炼出一支作风扎实、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例如,在这次王城大道快速路征迁中,面对全市95%的征迁任务,我们不等不靠,主动担当,加班加点做工作,28天完成直线段15万平方米征迁,再次刷新全市市政道路征迁的“新速度”。当然,这些工程征迁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不便,但今天的拥堵就是为了将来道路更通畅、城市更美好,随着王城大道快速路、玻璃厂路改扩建、芳林北路打通等工程的竣工,以及地铁的修通,西工区的道路交通网络将发生历史性巨变,西工区也将成为四通八达、交通便捷的城市交通枢纽。


      问题4: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西工区的素质教育近年来得到了普遍认可,请谈谈西工区是如何发展素质教育的?

      答:感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西工区历来十分重视教育,近年来更是把“打造全国素质教育先行区”作为我们的目标,在硬件建设上全力投入,在教育理念上大胆改革,在教师队伍上大力培养,在教育公平上注重均衡,素质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推行素质教育,我们重点做到了“四个着力”。一是着力加大教育投入,打造一流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近五年,相继投入2个多亿新建、扩建13所学校,对20所学校进行了环境提升、设备配套,确保了西工区的每所学校拥有一流的校园环境和一流的硬件设施,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生活乐园、生态学园、精神家园”。在区委、区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西工区“最美的地方是学校,最大的看点是教育”。二是着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西工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重点抓住四个切入点,将德智体美劳深度融合,学生素质全面提升。(1)特色课程丰富多彩。全区共开发大阅读、实体化教学等25个特色学科课程,同时还开发了节点教育、社会实践等4类特色非学科课程。(2)社团活动持之以恒。我区从2013年开始,坚持每周半天开展社团活动,共组建社团800余个,吸引2.8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打造了“一师一课程,一生一社团”的全覆盖社团体系。(3)创客教育迅猛发展。全区26所中小学均有创客实验室。截至目前,30余名教师和400余名学生荣获机器人大赛奖项,白马小学获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冠军。(4)四大节点活动效果凸显。我区每年坚持举行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为学生搭建展示和创新的平台,集中展示素质教育成果,为持续发展素质教育注入新活力。三是着力建设两支队伍,构建教书育人良好氛围一方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我区坚持每周开展一次管理团队研修、教师读书研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高品质培训,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目前,西工区有国家级名校长2人,省级名校长4人,省、市名师、骨干教师120余人,国家级二、三级心理咨询师94名。另一方面,培育家长新的教育理念。我区特别注重家长队伍建设和家校合作共育。去年以来,我区为全区2.5万余名学生家长举行了24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同时还邀请孙瑞雪、曾奇峰、俞敏洪等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开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普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赢得了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关注和支持,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四是着力统筹教育公平,义务教育招生实现“零择校”我区高度重视“新生入学的公平均衡”,重点把好“四个关口”,即:教育均衡“基础”关、政策标准“引领”关、规范招生“公平”关、监督监察“透明”关,实现了“零择校”,以“零择校”控制“大班额”,彻底解决了学校招生冷热不均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教育公平。最后,我也在这里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到我们西工的校园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素质教育带来的生动景象。


      问题5:近年来,在媒体关于西工区党建工作的报道中,“红色商圈”“互联网行业党建”“智慧党建”等词汇频繁出现,请问它们的含义是什么?主要作用是什么?西工区委开展这些工作的成效如何?    

      答:感谢媒体朋友对西工区党建工作的关注。党建工作既是永恒的主题,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西工区是全市商业中心,各类市场主体达3.3万余户,其中非公经济占到90%以上。如何让党旗在这些非公企业树起来,以党建高质量推动企业发展高质量,是我区近年来不断学习、探索的重要课题。你提到的“红色商圈”“互联网行业党建”“智慧党建”等都是我们在探索中的一些抓手。下面,我想用三个“新”来介绍:“红色商圈”凝聚党建新力量。目前,我们依托王府井新都汇商圈、建业百货楼商圈、居然之家建材商圈等商圈,分别成立了商圈党委,将入驻企业的党建工作纳入商圈党委统一管理。以商圈党委为主导,整合资源和力量,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借力发展、融合发展,党建对商圈企业发展的引领力、凝聚力显著增强。比如:与洛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建立“红色商圈”金融服务合作机制,有效破解了商圈内小微企业融资瓶颈;组织企业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再比如,我们在全市率先启动“红色楼宇”建设工作,已打造示范楼宇4栋,正在筹建10栋,吸纳楼宇企业近100家,建成1300余平方米的开放式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法律、工商、税务等近20项服务入驻,被企业形象地称为“竖起来的社区”。“互联网行业党建”开辟党建新阵地。我们的互联网行业党建也是可圈可点,具体呈现为三个特点:一是成立了全省城市区首家“互联网行业党委”,建立互联网企业党支部9个和吸纳党员420余名;二是践行“青春、智慧、互联”党建理念,实现党建工作“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三是“红色哈他”声名远扬,辖区的哈他网络科技公司实行“双培养”,即把中层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中层,目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党员比例高达85%,企业也在“互联网行业党建”的引领下,快速发展壮大,业绩连续4年保持70%的增幅,哈他党建模式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智慧党建”搭建党建新平台。这是我区党建工作的一种创新,主要是以“西工智慧党建云平台”为支撑,把全区515个党组织11380名党员的全部基本资料纳入线上管理,细化到每个党组织的65项信息、每个党员的156项信息;同时,集中发布学习教育资源,全程纪实党组织活动,有效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党员信息由纸质存档转变为数字化存档;二是百万党建数据从“多方收集”转变为“智慧管理”“精准管理”;三是党组织活动由事后发布转变为即时发布;四是党员教育学习由集中统一学转变为随时随地学,把党员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变成“指尖上的学习”。这一工作创新,受到了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

      下一步,西工区将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些特色党建品牌,努力实现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 洛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 县(区)政府
    • 涧西区人民政府
    • 西工区人民政府
    • 老城区人民政府
    • 瀍河回族区人民政府
    • 洛龙区人民政府
    • 偃师区人民政府
    • 新安县人民政府
    • 伊川县人民政府
    • 孟津区人民政府
    • 洛宁县人民政府
    • 汝阳县人民政府
    • 栾川县人民政府
    • 宜阳县人民政府
    • 嵩县人民政府
    • 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
    • 洛阳伊滨经开区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西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电话:0379-63892829
    • 豫ICP备11017836号-1
    • 豫公网安备41030302000110号
    • 网站标识码:4103030007
    • 建议使用1366*768及以上分辨率,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