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西工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责任,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力推进河湖“清四乱”和“妨碍河道行洪问题”整治,推动全区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压紧压实责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
我区始终把落实河长制工作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党政齐抓、同向发力,按照省、市级河长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落细。利用每周例会,对区级巡河员进行防汛、防溺亡、排污口治理等知识培训,及时了解河渠管理新动向,把握巡河工作主动权。坚持推进常态化巡河,利用APP开展巡河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直接交办、转办、督办,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巡河工作有迹可循、迅速办理。针对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区级河长高位协调,动真碰硬,强力推动河渠问题的消除和解决,区级第一总河长、洛河西工段区级河长、区委书记全年巡河12次,发现并现场解决问题24件,做到现场交办,限时整改。区级总河长、涧河西工段区级河长、区长带头履职尽责,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责任,全年巡河12次,发现并解决河渠问题23处。其他区级河长严格落实河渠分包责任开展巡河,协调解决河渠问题13处;区级巡河员坚持日常巡河制度,汛期雨天落实一日两巡、重点盯防等措施,全年巡河次数574次,办事处、社区级河长坚持按要求巡河,消除问题44次,三级河长全年共巡河3400余次。
(二)坚持目标导向,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制度化管理,组织专人多次深入河段沿线开展巡河监督活动,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全年共解决雨水口排污、垃圾乱堆、漂浮物打捞问题100余次,全力提升了全区防汛能力和水环境品质。扎实推进排污口整治工作,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作为工作目标,对辖区内向河流、渠道等排放污水的入河排污口开展全面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清单,全区42个排污口共发现3处有排污现象,均已处理完毕。其中升龙广场BC区雨水口排污问题为盐业路15号院生活污水排入雨水井内流入涧河,枣园雨水口排污为污水处理系统未处理干净污水,污水从雨水口排入涧河,邙山渠王城大道雨水口排污为王城大道与310国道的邙岭地铁D站在施工过程中将污水管道接入雨水井排入邙山渠,3个问题均已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扎实开展“清四乱”回头看,按照“属地负责、部门联动、全面排查、分类处置、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的原则,对2018年以来共14处(“乱占”6个“乱堆”8个)“四乱”问题和历年无人机巡河交办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开展问题复核和整改提交,确保做到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同时督促河长、巡河员定期开展“四乱”问题回头看,举一反三持续排查,持续发力露头就打,彻底消除“四乱”存在的根源,有效保障河渠水清、岸绿、整洁。有效推动河渠面貌持续改善,持续加强“三河三渠”治理,先后实施中州渠改造提升工程、邙山渠西陡沟泄洪口加固改造提升、金水河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率先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的河渠整治任务,全力保障了汛期安全。全年共组织人员120余人次,出动车辆70台次,就辖区河道岸边垃圾进行清理,打捞河道漂浮物1200立方,清洁水面2100立方。
(三)把握防汛重点,积极开展防溺亡督查
实时更新河长制公示牌,辖区17块公示牌全部更新安装到位,其中省级4块,市级13块。坚持完善修订预案,确保安全度汛,根据雨情汛情修订了《西工区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督促金水河水库管理方对金水河水库防汛方案进行修订。全面提升防汛能力,深刻汲取7.20灾害事故教训,4月21日在红山街道枣园社区开展防汛救灾应急演练活动,参与人数100余人。通过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救灾安全意识,提高了防汛抢险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严格落实汛期各项制度,加强区、办事处、社区三级河长巡河密度,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研判,组织住建和沿河沿渠办事处及时进行清理、拆除碍洪问题。强化值班值守,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雨情水情,安排专人对重点部位的值班值守,确保发生险情能够及时处理上报。
(四)突出联动协作,聚河长制工作合力
坚持深化“河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通过职能互补、齐抓共管,严厉打击河渠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实现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的“无缝对接”,确保河渠环境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2月,检察院牵头多部门现场办公,解决了信昌公司向涧河排污问题。2023年11月,区检察院邀请相关部门,召开升龙B、C区雨水口排污问题现场会议,有力推动问题解决。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河长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个别村级河长巡河责任压得不实,造成我区全年巡河率99.3%,横向对比在全市排名靠后。二是河湖智慧监管体系亟待完善。当前河湖巡查监管主要依靠各级河长,实地踏查,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智能管控措施应用不广,管护手段上还未真正实现全域、全时段监管。三是群众发动不充分。群众参与河湖治理积极性不高,例如部分河段卫生保洁问题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营造河渠治理的良好氛围。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扛稳河长责任。严格按照“区级河长一月一巡、街道河长一周一巡、河道巡河员一天一巡”要求,认真履行管水、治水、保水“三项职责”,落实好巡河频次,做好巡河记录,解决好发现的问题,做到情况明、责任清、措施实,促进西工区河长制工作继续走深走实。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综合治理。开展“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打造水清岸绿、宜居宜赏水环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快补齐防洪短板弱项,持续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坚决扛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三是强化工作举措,推动长效落实。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幸福河湖创建为抓手,开展西工辖区河湖健康评价,建立河湖健康档案,科学、动态掌握河湖健康状况,积极开展西工幸福河渠建设,切实进一步提升河渠管理水平,为全市人民建设好、守护好西工区主城区幸福河渠段的优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