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
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2023年,西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执法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取得了行政执法工作的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一是严格规范行政许可。2023年,共受理“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9件,准予许可4件;受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分立、合并、变更及终止审批”15件,准予许可15件;受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审批”6件,准予许可6件;受理“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审批”21件,准许许可21件;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行政处罚4件,涉案金额3.6万元。
二是积极化解劳动纠纷。2023年,我区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83起,通过“互联网+调解”平台处理355起,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75.12%。接到国家、省、市交办案件共计1832件,受理日常投诉欠薪举报1102件,共为1469名劳动者追讨补发工资792余万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按期结案率98%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8%以上;处理12345便民热线诉求2642件、网民诉求159件,按期回复率100%。
二、工作成效及亮点
一是落实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局党组书记、局长积极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党组学习、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水平。局领导班子不定期听取相关部门行政执法开展情况,分析、指导下一步工作开展,同时,年底局党组书记、局长会进行述法报告,接受党员干部的监督和评议。
二是贯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检查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公示各事项设定法律依据、受理条件、提交材料、办理流程、工作时限、结果送达等程序,告知行政相对人权利和救济渠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主动亮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主动告知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规范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在规定期限内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向社会公开。
三是积极宣传文明执法理念。落实“谁执法谁普法”,采取上门送法、现场普法、以案说法等形式,深入工地、企业等劳动用工密集场所开展人社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增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知法、遵法、守法意识。同时,将法律知识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劳动监察执法培训、行政执法培训,经过培训考试,截至目前,我局取得行政执法证8人,奠定了执法工作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夯实依法行政基础。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坚持执法程序、调查取证、文书制作、案卷规范等实践技能的培训。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运用,强化执法监督,开展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执法行为公正、文明、规范。
二是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履行职责,坚决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积极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管理单位联合行动,明确责任,落实足额支付工资规定,强化欠薪违法行为监督检查,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做好投诉举报接待、欠薪线索以及案件化解,及时依法受理、处理,随时做好集体群访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三是发挥线上平台作用,打造数字行政执法。充分利用精彩西工、区政府门户网站等宣传载体,通过微课堂、微视频、微案例等形式,阐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最大程度减少劳资纠纷发生率;以市工资支付监管平台为载体,通过线上监管与线下核查齐发力,动态掌握工程项目六项机制落实及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实时做好欠薪风险预警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