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登录 | 注册
      个人注册 法人注册
  •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 西工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务互动
  • 人文西工
  • 数据西工
  •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2015年西工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日期:2016-03-28来源: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商务强区、工业强区、文化强区”发展战略,努力克服国内经济下行和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平稳发展。

      一、综合

      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初步测算,201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0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6.1亿元,同比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60.5亿元,同比增长12.1%。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6%,比上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2015年,区、乡两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保持了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据初步核算,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010万元,同比增长4.2%。

      2015年末全区耕地面积1019.62公顷,较上年减少10.24公顷。我区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103公顷;粮食总产量为2498吨,比上年增长5.7%。其中秋粮总产592吨,比上年下降11.8%;小麦总产1905吨,比上年增长12.6%。

      畜牧业生产形势略有好转。除大牲畜年末存栏数较大下滑外,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畜禽存栏数量增速均高于上年。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5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9.7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利润总额4.1亿元,同比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建筑业平稳运行。2015年全区累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6亿元,同比增长10.7%。施工房屋面积102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2%;房屋竣工面积30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平稳,第三产业投资支柱作用凸显。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4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31个,竣工项目12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1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0.4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6.5亿元,同比下降10.0%;第三产业投资139.3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区投资的比重达到83.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22.0亿元,同比增长52.9%;总施工面积118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0%。其中:房地产施工面积112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

      五、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增长缓慢,占GDP比重较低。2015年,全年实现区属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652万元,同比增长1.9%,占全区GDP仅有0.72%,较上年降低0.02个百分点。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2015年,全区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3.6亿元,同比增长12.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0亿元,同比增长14.5%。全年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4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3.6%。

      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形势良好。2015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同比增长8.3%,其中引进省外境内资金36亿元,同比增长9.4%。全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5230万美元,其中出口14900万美元,进口330万美元。

      七、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2015年,全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7.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2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八项支出合计14.0亿元,同比增长22.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体制日臻完善,科技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全区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向,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科技的共同发展。2015年全区投入科技经费2716万元,占全区财政预算支出比例的1.7%。其中,科技研发资金1800万元,主要用于信息产业、高新产业及孵化器建设等领域。根据省、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订的重点支持领域,全年共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个,资金580万元。2015年全区申请专利999余件件,同比增长2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02件,同比增长17%,均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共有幼儿园49所,在园幼儿11686人,教职工1496人;小学29所,在校学生30374人,教职工1408人;普通中学14所,在校学生22439人,教职工3258人;中等职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8059人,教职工407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38人,教职工7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毕业班学生毕业率均达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截止2015年末,全区拥有区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7个,市级及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8处,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28处,全年两馆接待市民群众5万余人次。各类文化队伍68余支,全年举办各类节庆、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50余场次,观众达10000余人次。积极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和“公益电影进社区”工作,全年免费为全区群众放映公益电影492场。大力扶持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200余人次,组建各类群众性文化表演团体37余支。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群众看病难有效缓解。2015年末,全辖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80个,其中医院2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急救中心1个,血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乡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1个,厂矿卫生室28个,农村卫生室25个,其他卫生所、医务室和保健站等54个。从类别来看,综合医院23个,专科医院5个,门诊部3个,诊所149个;从级别来看,三级医院6个,二级医院3个,一级医院17个,其他154个。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0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71人,注册护士3355人,药师(士)326,技师(士)342,其他(包括见习医生)516人。全区编制床位6944张,实有床位6420张。

      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区共有各类公共体育设施132处,其中乡镇体育健身工程2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5处,社区体育健身路径105处。2015年全区新增配备安装社区健身路径器材20套。截止2015年末,全区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所;各类体育俱乐部23家、协会4家;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318人,其中国家级31人,一级68人,二级637人,三级582人,形成了组织完善、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2015年依托各社区、体育协会等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项目活动15次,参赛群众5000余人次。

      十、环境

      城乡环境进一步优化。2015年末全区从事环境卫生人员1798人,全年新装沿街果皮箱350余个,维修沿街果皮箱1486余个;新建公厕1座,改扩建垃圾中转站2座;清理生活垃圾15万余吨、无主垃圾和建筑垃圾7800余吨。

      城市绿化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全年全区共植树25000株。对10个居民小区进行了绿化提升,完成园林绿化提升总面积26174㎡。新增公园绿地2处,共计7200㎡。创建省级园林小区2个、市级园林小区3个。全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全区年末常住总人口为35.95万人,较上年增加0.2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93‰,死亡率4.90‰,人口自然增长率5.03‰。2015年末,全区从业人员总计164395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87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5839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8369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15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29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2982元,同比增长11.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368元,同比增长11.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4年的2.56:1下降到2.47:1。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各项保险基金征缴工作进展顺利。2015年,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7715人,征收企业养老保险20841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8人,征收机关事业养老保险820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934人,征收生育保险541.3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760人,征收失业保险1667.15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855人,征收工伤保险529.05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267人,征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7923万元。全区城镇居民医保工作进展顺利,2015年全区登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5000人。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 洛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 县(区)政府
    • 涧西区人民政府
    • 西工区人民政府
    • 老城区人民政府
    • 瀍河回族区人民政府
    • 洛龙区人民政府
    • 偃师区人民政府
    • 新安县人民政府
    • 伊川县人民政府
    • 孟津区人民政府
    • 洛宁县人民政府
    • 汝阳县人民政府
    • 栾川县人民政府
    • 宜阳县人民政府
    • 嵩县人民政府
    • 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
    • 洛阳伊滨经开区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西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电话:0379-63892829
    • 豫ICP备11017836号-1
    • 豫公网安备41030302000110号
    • 网站标识码:4103030007
    • 建议使用1366*768及以上分辨率,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