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登录 | 注册
      个人注册 法人注册
  •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 西工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务互动
  • 人文西工
  • 数据西工
  •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2014年西工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日期:2015-05-08来源: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  

      2014年西工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商务强区、工业强区、文化强区”的发展战略和“八大提升工程”的目标要求,狠抓重大项目,积极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和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初步测算,201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9632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26万元,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478791万元,同比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81129万元,同比增长9.3%。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9.9%,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2014年,区、乡两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保持了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受洛阳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郊村改造等项目进度加快因素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小幅下降。据初步核算,2014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326万元,同比增长2.0%,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2014年末全区耕地面积1046.69公顷,较上年减少9.64公顷,水果、蔬菜种植面积增大,粮食生产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我区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202公顷;粮食总产量为2363吨,比上年下降23.6%,其中秋粮总产671吨,比上年下降49.2%;小麦总产1692吨,比上年下降4.4%。主要农产品年产量及单产如下:

      产品名称
      年产量
      比上年±%
      粮食
      2363吨
      -23.6
      油料
      34吨
      -17.1
      其中:花生
      20吨
      -28.6
      芝麻
      4吨
      -20.0
      水果
      2668吨
      23.2
      蔬菜(含菜用瓜)
      3351吨
      1.2

      畜牧业生产形势略有好转。除大牲畜年末存栏数较大下滑外,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畜禽存栏数量增速均高于上年。

      产品及畜禽名称
      2014年产(存)量
      比上年±%
      肉类总产量
      324吨
      26.1
      牛奶产量
      550吨
      -3.3
      禽蛋产量
      80吨
      2.6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169头
      -38.3
      生猪年末存栏数
      3069头
      -1.0
      羊年末存栏数
      532头
      8.1
      家禽年末存栏数
      61841只
      97.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26648万元,同比增长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8652万元,同比增长14.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47996万元,同比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84770万元,同比增长11.0%;实现利润总额35154万元,同比增长15.9%。全年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较快增长。

      产品名称
      完成情况
      比上年±%
      鲜、冷藏肉
      55145吨
      109.9
      碳酸饮料类(汽水)
      10707吨
      -1.1
      化学药品原药
      2509吨
      24.5
      塑料制品
      6178吨
      13
      耐火材料制品
      43052吨
      -5
      石墨及炭素制品
      25147吨
      14.2
      铸铁件
      36026吨
      -6
      混凝土机械
      431台
      87.4
      小型拖拉机
      5354辆
      21.7
      电力电缆
      5290千米
      -3.8

      建筑业平稳运行。2014年全区累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2143万元,同比增长12.8%。施工房屋面积10285109平方米,同比下降5.2%;房屋竣工面积3159980平方米,同比增长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平稳,第三产业投资支柱作用凸显。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7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4个,竣工项目6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0720万元,同比增长19.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183218万元,同比下降2.3%;第三产业投资1217502万元,占全区投资的比重达到86.9%,同比增长23.4%。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025911万元,同比增长380.3%;总施工面积15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3%。其中:房地产施工面积10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7%。
      五、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小幅下降,占GDP比重降低。2014年,全年实现区属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172万元,同比下降1.2%,占全区GDP仅有0.7%,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2014年,全区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6614万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批零贸易业零售额2294144万元,同比增长13.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92470万元,同比增长8.1%。全年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2594万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4.5%。
      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形势良好。2014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9%,其中引进省外境内资金32.9亿元,同比增长20.46%。全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6034万元,居全市第二位。其中出口额15417万美元,进口额617万美元。
      七、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2014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38006万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7943万元,同比增长17.1%。税收收入完成103439万元,同比增长3.5%,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0%。财政支出183802万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2265万元,同比增长10.7%。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体制日臻完善,科技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全区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向,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科技的共同发展。2014年全区投入科技经费1990万元,占全区财政预算支出比例的1.84%。其中,科技研发资金1500万元,主要用于信息产业、高新产业及孵化器建设等领域。根据省、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订的重点支持领域,全年共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0个,资金520万元。2014年全区申请专利841件,同比增长2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17件,同比增长17%,均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共有幼儿园47所,在园幼儿11070人,教职工1429人;小学37所,在校学生29461人,教职工1408人;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22699人,教职工1805人;中等职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5503人,教职工45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22人,教职工7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毕业班学生毕业率均达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截止2014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站)9座,市级及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8处,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28处,全年接待市民群众5000余人次。各类文化队伍68支,全年举办各类节庆、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50余场次,观众达10000余人次。积极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和“公益电影进社区”工作,全年免费为全区群众放映公益电影492场。大力扶持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200余人次,组建各类群众性文化表演团体37支。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群众看病难有效缓解。2014年末,全辖区共有卫生机构172家,其中:医院26家(三级医院6处、二级医院5处、一级医院15处、专科医院5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乡卫生院2家,急救中心1家,血站1家,妇幼保健机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2家,厂矿卫生室25家,农村卫生室26家,其他卫生所、医务室和保健站等47家。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318人,其中:执业医师1933人,执业助理医师193人,注册护士2958人。全区拥有医疗床位32114张,其中医院床位31800张。
      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区共有各类体育场馆65处,2014年全区新增配备安装社区健身路径器材12套、农民健身工程1套。截止2014年末,全区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所;各类体育俱乐部19家、协会4家;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215人,较上年增长138.7%,其中国家级31人,一级68人,二级637人,三级479人,形成了组织完善、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2014年依托各社区、体育协会等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项目活动7次,参赛群众2500余人次。其中:组队参加洛阳市斯坦科维奇杯篮球赛并获得初中组第二名的成绩。‍
      十、环境
      城乡环境进一步优化。2014年末全区从事环境卫生人员1798人,全年新装沿街果皮箱400余个,维修沿街果皮箱1360余个;新建公厕2座,改扩建垃圾中转站1座;清理生活垃圾14.6万余吨、无主垃圾和建筑垃圾9800余吨。
      城市绿化工作稳步推进。2014年,在牡丹花会、“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共布设彩化点39处,摆放草花50000盆。全年共植树25000株、完成园林绿化提升总面积86618.28㎡,新增公园绿地64000㎡。创建省级园林小区4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绿地率33%、公共绿地251公顷,完成绿化捐款135785元。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全区年末常住总人口为35.7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30‰,死亡率4.86‰,人口自然增长率5.44‰。2014年末,全区从业人员总计214812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14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9153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45445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1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97元,同比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11835元,同比增长10.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3年的2.59:1下降到2.56:1。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各项保险基金征缴工作进展顺利。2014年,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881人,征收企业养老保险19487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7人,征收机关事业养老保险801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535人,征收生育保险540.2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338人,征收失业保险2079.58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487人,征收工伤保险529.62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065人,征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7247万元。全区城镇居民医保工作进展顺利,2014年全区登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9609人。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 洛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 县(区)政府
    • 涧西区人民政府
    • 西工区人民政府
    • 老城区人民政府
    • 瀍河回族区人民政府
    • 洛龙区人民政府
    • 偃师区人民政府
    • 新安县人民政府
    • 伊川县人民政府
    • 孟津区人民政府
    • 洛宁县人民政府
    • 汝阳县人民政府
    • 栾川县人民政府
    • 宜阳县人民政府
    • 嵩县人民政府
    • 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
    • 洛阳伊滨经开区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西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联系电话:0379-63892829
    • 豫ICP备11017836号-1
    • 豫公网安备41030302000110号
    • 网站标识码:4103030007
    • 建议使用1366*768及以上分辨率,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