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小街曾作为西工区城市地标,长期以来市民对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街发展的一举一动也备受关注。目前,西工小街提升改造工程正加紧进行,设计风格以新中式为主,工程力争12月底前完成。西工小街将通过此次改造进一步完善业态、提档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小街记忆”也将成为西工区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小街的“过去时”
西工小街地处西工商业中心,街道呈T字形,东西宽97米,南北长129米,商户80余家,其中90%为餐饮小吃。小街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时期被称为“营市街”,因有许多做小生意和靠手艺养家糊口的小商户在街内经营,后改称为“小街”。
吃,是小街第一品牌。新中国成立前首推回民饭店,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有了二十饭店(后更名为豫香楼)、西工饭庄(前身为野味香饭店)等一批具有独特风味特色的饭店,经营品种五花八门,为市区百姓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小吃。经过多年发展,西工小街中拥有获得“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街锅贴、“小街天府”等名吃、小吃,每天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到此品尝美食,人气旺盛。
时代在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标准在不断提高。近年,西工区内中央百货、王府井、建业凯旋等商圈商业发展迅猛,各个城市商业综合体通过“购物娱乐+餐饮”的经营模式吸引了许多市民进行消费。相对而言,由于周边建筑老旧,配套设施落后,消费档次较低,西工小街的发展已不断落后,与其在洛阳人心目中的记忆差距不断拉大。
小街的“现在进行时”
西工小街如何发展?小街形象如何改善?小街品牌怎样打造?
“要通过重新设计,全面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业态,提档升级,打造‘小街记忆’特色文化品牌,让西工小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西工区给出了小街的发展定位,并于今年开始着手对小街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
今年年初,西工区谋划实施了总投资998亿元的162个区级重点项目。西工小街步行街改造提升项目作为其中之一格外受到关注,其改造提升项目也被列为2019年全市民生实事。今年3月,西工小街步行街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发布公告,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西工小街现有破旧建筑拆除重建,对道路公共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将西工小街打造提升为特色文化、美食街区。
此后,西工区成立了西工小街步行街提升改造工程指挥部,制订了《西工小街步行街提升改造工作方案》,明确了工程整体思路、时间节点和具体推进措施。目前,西工小街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正加紧进行,改造升级正按照既定时间有序推进。
“这是近10年来对小街的第三次整体综合改造,是范围、力度最大的一次。”西工区西工街道党工委书记郝凯介绍说:“这次从‘天上’的各种电线到地底的各类管网,从小街内到人民东路一侧的外围都要进行统一提升改造。目前,小街内楼体附属物已经清除完成,改造提升正在进行。”
现在,走进西工小街,一边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改造提升,一边几家老字号餐饮店营业依然火爆。在小街锅贴的店里,顾客排成了长龙;小街天府店里,也几乎座无虚席。改造提升不仅没有减少市民对小街的情有独钟,反而让人们对改造提升后的小街多了更多期待。
小街的“将来时”
改造提升后的小街是什么风格?会以什么样的新姿态出现?
目前,西工小街提升改造设计方案已经出炉,总体设计风格定位为新中式,以灰色调为主,将现代元素与古风元素给合,用现代建筑材质缀色,增加历史氛围和现代气息。建筑风格和店面形式将与空调外机、广告牌、门窗、遮阳设施等统一样式,小街内的道路将增加绿化种植与园林小品,丰富小街道路景观。针对街道风貌的整体改造,将对雨水管道布置、路灯、垃圾箱、人物情景雕塑等附属工程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小街整体提升改造工程预计持续5个月,力争12月底完成。
西工小街历史较长、影响较大,寄托着洛阳人的情怀。西工区将通过此次提升改造,进一步完善小街业态,促进小街提档升级,从而吸引人气,拉动消费,使其成为西工区乃至全市的一个重要休闲餐饮旅游景点,让“小街记忆”成为洛阳城市一张靓丽的特色文化名片。